注册 登录
宇新网 返回首页

来去自由的个人空间 https://home.diib.cn/?7041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“家长监护工程”真的能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吗?

已有 1006 次阅读2011-3-19 13:24 |

31日,文化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,“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”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。通知一公布,见仁见智,褒贬之声不绝于耳。

这些年来,为了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,相关部门做了许多努力:2006年,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制定了一个类似国外的“网游分级制度”,2007年,“防沉迷”系统正式出台,20092月,腾讯、网易、完美等六家网络游戏公司在文化部的指导下,启动了“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”。事实是,这些措施的出台网瘾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,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。因网瘾而引发的暴力等违法犯罪事件更是数不用数,网瘾已成为青少年的“成长癌症”。

那么,如今的“家长监护工程”真的能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吗?

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,如今推行的“家长监护工程”,和它的前辈“防沉迷系统”一样,从出身伊始,就带有先天的缺陷。“防沉迷系统”推广声势浩大,最后却被套用身份证号所击败。现今的网游为了吸引更多玩家,纷纷推出“5秒注册”,所需信息只需用户名和密码而已,所谓的“防沉迷系统”形同虚设。而“家长监护工程”,同样面临着一号被禁,其他号依然可以继续登录网游的弊端。有网友说“我多买几个账号,随便给一个老妈,她封她的,我玩我的”。更何况,账号新注册仅在分钟之内,加之申请封号限号程序之繁琐,更是降低了“家长监护工程”的可行性。相关调查显示,51%网友表示该工程“流于形式,没有实效”,而36%网友则认为“直接无视,该怎么玩就怎么玩”,可见游戏玩家对“家长监护工程”的认可程度。 

略懂教育的人都可以看出,“家长监护工程”是一种“堵塞”而非“疏导”的教育措施。既然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措施,就不可避免地会激发青少年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。心理学认为“禁止就是强化”。也就是说,社会、家长越反对的,孩子主观上就越着迷。正如一网迷所说的“你们封得了我的号,封不了我对网游的痴迷!”

从人性的角度来看,如果限制了未成年人上网的的时间和内容,而孩子内在的需求(成就感、安全感)没有得到满足,压抑的情绪没有得到释放,到头来,还不是变现为其它的不误正业?可见,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“家长监护工程”充其量是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”,起不到任何根本性的作用。

网络本身并无毒,它只是一种工具,就像酒精本身也只不过是粮食所酿,而因人类使用不当,才导致自我伤害。因此,关键在于人类自己。可一个孩子,当他的自我还全仰仗大人的时候,我们的家长在干什么?学校又在干什么?不客气地讲,很大一部分网瘾少年是家庭错误的教养方式推进网吧的,是学校高举应试教育的鞭子赶进网吧的,可怜的孩子不但得不到理解,却要承担大人、学校所犯错误带来的后果,甚至被贴上“问题青少年”的标签,受人冷落和歧视。

什么事就怕剖根问底、追根溯源。网瘾也是一样,它只不过是人身上的一个脓包,本质原因却在免疫力。因此,调整免疫力才是治本之道。可是,我们无法让急速发展的节奏慢下来,无法根除人们的名利欲,对网瘾而言,也只能采取两种调整方式了,一是针对家庭关系;二是广泛地调整教育体制。也就是说,尽量不让孩子们卷入大人们的世界,在教学内容上,最好多传授一些做人之道,而不要总在所谓的应试科目上用一纸文凭控制前途和身价。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,自然无法生成科学的方法论,而正确的世界观是人格的基础,如何看待这个世界,就如何生存于这个世界,无论是利益熏心或处事泰然,其实都是对这个对世界(环境)的心态使然。

当夫妻关系和谐家庭教育得当时,当素质教育变为现实时,当社会理性发展,不以分数文凭论英雄时,孩子自然就得救了,因为他们毋须再通过网络来转移所不愿面对的现实了。

 

 

 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注册

QQ|本站简介|联系我们|手机版|宇新科技 手机(V):13904299632 21122402000158 辽ICP备14018580号

GMT+8, 2024-5-3 23:24 , Processed in 0.017732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